微軟潰堤在即, 合作夥伴應借鏡英特爾
By HUNG Chao-Kuei on Monday, August 10 2009, 16:32 - Permalink
微軟就快不行了; 臺灣的資訊產業及大學的資訊科系有沒有作好準備? 微軟帝國的瓦解, 將會像水壩潰堤, 或是像雷曼兄弟的破產一樣, 對社會產生巨大的衝擊。 每一位電腦用戶, 都會受到影響; 但是其中特別是資訊業者, 以及與微軟關係密切的合作媒體﹑ 校長﹑ 教授﹑ 週邊廠商﹑ 非資訊產業的資訊長, 將遭受到最大的衝擊。 目光長遠, 微軟包袱較輕的公司組織或個人, 會考慮像 google 或 IBM 或 RedHat 或 Canonical 一樣, 大量甚至全面擁抱自由軟體; 至於包袱沈重的微軟長期合作夥伴或依附微軟生存的小廠商, 至少可以學學 Intel。 本文針對後面這類的企業, 提出一些忠告。 腳踏兩條船, 也許是不確定年代的最保險投資。
[本文亦摘錄轉貼於 zdnet; 隔天發現一篇類似觀點的英文文章, 稍微節譯幾句: 「從華碩的小筆電戰術看微軟失去主導權」]
高階市場有蘋果 ( 微軟間接承認), 低階市場有 Linux ( 微軟直接點名), 微軟正面臨兩面夾殺。 連續第二季財報不理想 ( 中文) 只是病癥; 如果不消除 病灶 (過去的核心價值; 現在的核心問題), 不改變 與網路為敵 的態度, 那麼這類令投資人憂心的事件, 才只是開始而已。 請搜尋 「Microsoft decline」, 看看更多的預測分析。 相反地, 也請搜尋 「Microsoft prospect」 之類的正面詞彙, 看看能找到什麼樂觀的前景。 仍舊堅持認為微軟還是會主導未來十年的資訊市場嗎? 我無力再談, 只能送給這些朋友一個連結作為最後的回應: 微軟下沈事件列表。 微軟潰堤, 沒有 「會不會發生」 的問題, 只剩下 「何時會發生」 的問題。 11/21 補充: 這裡所說的潰堤, 並不是說微軟會倒閉, 而是說它會像過去的 IBM 一樣, 失去全權主宰市場的地位, 它將無法再濫用其壟斷地位阻止其他競爭產品流入市面。
您也同意微軟前途堪憂。 但貴公司與微軟有密切的合作關係, 或是貴公司的存在, 根本就是依附著微軟。 接下來該怎麼辦?
如果我與微軟有利害關係, 當然也不會公開挑戰微軟。 但這並不妨礙小心翼翼地開拓更多元的合作關係。 請想想 "Wintel" 一詞。 我會以微軟最親密的戰友 -- Intel -- 為師。 早在 2000 年時, Intel 對 Linux 的投資, 就已 被風險資本家看好 -- 而且還說錢不是重點。 九年之後, 事實證明: 重點是 Intel 在 Linux 世界變成舉足輕重的公司, 成為 Linux 核心第二大貢獻者。 Intel 一方面支持專為自家 CPU 設計的 Linux -- moblin; 另一方面則與 Nokia 合作開發 oFono 平臺; 最近更 收購 Wind River -- 嵌入式 Linux 的要角之一。
這些 "小事", 對 Intel 有什麼意義? 微軟幾乎完全掌控了目前的電腦市場; 它把所有硬體廠商的生死, 跟它自己綁在一起。 (特別是 Intel) 微軟不喜歡低價產品 (例如 netbook), 因為那會突顯它的作業系統不合理的高價 -- 請搜尋 「Windows 7 pricing dilemma」。 但是強行將電腦整體售價拉高, 刻意唱袞小筆電, 傷害的不只是消費者, 還會因為限制市場的拓展, 而傷害硬體廠商。 道理很簡單: 單價越高, 市場越小。 這彷彿是微軟用自己的肉身當做一個的大壩, 把本來想買低階電腦的消費者阻擋在壩後, 不只讓硬體廠商快渴死了, 甚至還把這些廠商抓來一起幫忙阻擋消費者。 與網路為敵, 與大眾利益為敵的微軟, 到最後, 不得不變成與自己的合作夥伴為敵 -- 與硬體廠商在 PC/筆電售價上唱反調。 收成不好的時機, 魔神不得不要求膜拜者以自己的族人作為祭品, 讓魔神果腹。 如果你曾是微軟的合作夥伴, 現在它卻轉頭犧牲你的市場, 來換取它的利潤, 甚至直接犧牲你, 想改吸你的血, 你該怎麼辦? 譴責微軟? 指望政府? 別傻了。 民主國家的政府所能反應的, 最多不過就是國人集體的態度而已。 如果多數廠商都心甘情願地被奴役, 政府當然更不可能跳出來挑戰微軟。
您只有一條路。 您只能問自己: 「我的合作夥伴, 除了微軟, 有沒有替代方案? 我面對微軟, 有沒有談判的籌碼?」 Intel 有。 華碩有。 其他較小的系統整合商也可以有 -- 如果他們願意 推出無硬碟電腦, 並搭配 百毒不侵救命碟 或任何類似的隨身碟開機技術。 大學校長兩年前沒有; 時至今日 仍然沒有。 可以想見未來幾年, (私立) 大學校長們還是要持續被微軟騷擾, 持續被資訊人權貴消遣。
當然, Intel 並沒有正面挑戰微軟。 直到今天, Intel 還是必須在公開場合說: 「一如往常, 我們與微軟合作」 -- 就算只是口惠實不至, 也不能公開忤逆微軟。 九年前, Intel 甚至必須 挨微軟的悶棍而默不作聲。 (更倒楣的卻是 OEM 廠商。 詳連結內文。) 本文所謂 「因應微軟潰堤」, 並不是要鼓吹貴公司熱血作為反微軟的烈士。 [格主和微軟沒有利害關係, 所以可以大膽反微軟, 不但不會成為烈士, 還可以名利雙收 :-) ] 只是希望大家能睜開眼睛, 認清世界大局, 別再迷信微軟大神, 跟著它被拖垮。 隨著微軟的處境越來越艱困, 隨著上層的合作伙伴或者逃脫或者被吸乾, 它必須開始轉而向油水較不豐厚, 但也較容易下手的合作夥伴 (或客戶) 下手。 [置入性行銷: 這一期 (411 期, 2009/08/08) 的 IT Home 封面故事, 有一些例子, 說明微軟及其他軟體廠商如何竭澤而漁, 在最壞的時機壓榨老客戶。] 貴公司在微軟帝國生態系裡面, 佔什麼樣的位置, 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將會被用什麼方式犧牲? 與微軟密切合作的企業/組織/學校/CIO, 如果不懂得自問這些問題, 如果沒有經營長遠的替代方案, 如果只會幫著微軟補破堤, 那麼堤防潰決時, 您, 可能就是最前線的受害者。 小公司尋找微軟的替代方案, 有一個好處, 就是不像 Intel 那麼顯眼, 那麼容易被微軟盯上。 現在就開始, 低調尋找替代方案, 尋找替代微軟的合作廠商, 是您最保險的出路。 筆者私下聽到有一些 "小廠" (相對於微軟) 已經在進行了。 如果您在檯面上還沒有看到局勢在改變, 那是因為鮮少人敢公開講, 而不是因為局勢還站在微軟這邊。 九年前低調投資 Linux 的 Intel, 就是最好的例子。
尋找什麼樣的替代合作廠商? 請看看 Intel 從九年前開始, 到今天更加碼的選擇是什麼? 這種類型的替代方案, 有很高的勝算。 自由軟體時代的市場, 跟微軟時代的市場, 兩者的產品或個人價值所在的決勝點, 可能會很不一樣。 從腳踏兩條船開始, 碎步改變, 很辛苦也很漫長, 甚至可能需要揚棄舊的商業模式; 但不改變, 就只有伴隨微軟下沈一途。 微軟最親密的戰友, 九年前就已經開始做了; 您和微軟有多親密? 打算什麼時候開始做呢?
Comments
Intel 也是一家以營利為導向的廠商,綜觀今年上半PC NB 市場的發展,Intel 強力主導規格、價格都高於Atom 甚多的Core核心 CULV(消費級超低電壓)處理器,強調唯有這樣的處理器才能提供"完整的電腦使用體驗"。在Intel 老大哥(沒錯,在PC硬體市場,Intel是呼風喚雨的老大哥)的行銷攻勢,及Acer、Lenovo、Asus、MSI 等廠商的配合下,目前CULV 似乎頗有取代Atom ,成為PC NB 市場新寵之勢。
Intel 策略考量的基礎,在於如何做能賣出最多自家產品?而且如何盡量賣出其中利潤高的,而減少低毛利產品的出貨量?
Atom 相關產品因為價格低,Intel 老大哥賺頭不大,PC 製造商毛利更低,下游的代理商、大盤商、經銷商、基層店家賣得苦哈哈。也因此這些廠商多半想著如何能脫出這樣的"困局"。
Intel 也對於Atom 可能用在12"以上的筆電,侵蝕其高毛利的Core 核心處理器市場戒慎恐懼。於是就向PC製造商促銷高價、省電、性能稍低的Core核心 ULV(超低電壓)處理器,並行銷包裝為CULV(消費級ULV)。CULV產品因為在使用時間和規格提升,比起Atom產品,單價大為提高,目前約在20,000~30,000NTD之間,對Intel、PC製造商及其他下游廠商,有著數倍的獲利,和普通CPU產品較接近,因而受到廠商的支持。
換言之,Intel 不喜歡低價產品,PC硬體產業鏈也沒有廠商真正喜歡低價產品。
獲利是企業的天職 ,Gold 就是God ,個人以為在此方面,Intel和Microsoft 沒有什麼不同。
---------------
註:微軟用許多"商業手段"打擊對手,Intel 在此方面也是不遺餘力。
個人認為 Atom 處理器還有發展空間,實際上我還比較看好 Nettop 未來的發展。
至少這類電腦價格低廉、低耗電與功能足夠,對於開發中國家與一般大眾用戶而言,也有一定支持度。
雖然 CLUV 的運算效能比起 Netbook 而言好很多,但對於大眾而言,除非CULV價格能趨近於小筆電的價格,大眾還是會想用更低廉的價格購買這類3C產品。
(離題)
對了,有一個短句很有趣,可能不少網友看過,在此分享:
「PC誠可貴,Mac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不自由毋寧死的Linuxer
to 小明
所以在下正在觀察究竟是Intel 老大哥及其"附庸"的行銷策略會成功,還是消費者夠用就好的自由意志會扳倒廠商的如意算盤。
就目前看來,7" 及8.9" 的小筆電已逐步停產,Atom Netbook也持續朝大尺寸化發展,產品平均價格也隨之抬升。OLPC的國民電腦遠景,在產品價格逐漸爬升的當下,似乎愈來愈遙遠。
t7707051兄說︰「消費者夠用就好的自由意志」是不對的.同樣一台電腦給版主和t7707051兄用,可以用來預測颱風的降雨量、計算橋墩的強度、計算雞鴨魚肉在颱風過後會漲價多少、計算台灣成為東方威尼斯後政府的支持度.但是給kntt用可能比不上一台高級遊戲機.這是因為兩者的腦袋不同,不是電腦不同.
消費者永遠都不會覺得自己的筆電夠用,因為廠商會推出線上電影、電視、遊戲、畫面更精緻、功能更強大(但是很少人用)、越來越肥的套裝軟體.然後告訴你,你的筆電可以變成「行動辦公室」、「行動電影院」、「行動KTV」、「行動.........」.如果你還堅持買「學生型筆電」不買「商務型筆電」,廠商會告訴你,舊軟體已經不支援了,你要更新畫面更精緻、功能更強大(但是很少人用)、越來越肥的套裝軟體.然後告訴你,你的筆電可以變成「行動辦公室」、「行動電影院」、「行動KTV」、「行動.........」.如果你還堅持買「學生型筆電」不買「商務型筆電」,廠商會告訴你,舊格式已經不支援了,你要升級畫面更精緻、功能更強大(但是很少人用)、越來越肥的套裝軟體.你的筆電可以變成「行動辦公室」、「行動電影院」、「行動KTV」、「行動.........」.
軟體廠商和硬體廠商都是為了膁錢,但是通常消費者只懂軟體不太懂硬體.如果消費者只會用軟微的軟體,硬體廠商只好出"for windows"的硬體,才能通過Windows Logo認證計畫.但是cpu不用Intel的還有AMD和威盛的.當消費者使用公開格式做檔案交換,用什麼軟體不重要.引用魚兄在「20 公克筆電 行銷臺灣觀光」的最新回應︰「請問您買手機時,會不會指定"OS"?」.
我最近比較常到ZdNet那裡晃,看到這個標題時,我第一個想的是:寫這篇的是白痴嗎?
好吧,反正我後來看到作者名了,所以就來說點我的意見。
趨勢是什麼?以勒沙特列原理來看,只要加入新物質,這個趨勢就會改變。
所以說,未來還是不可知的,我們最好還是步步為營。
再說,我們的目的不是解決微軟,而是其背後的"精神"。
路西法效應可以讓微軟聚集成一群小蝦米,自然也可以讓其散去。
不過要怎麼做呢?以演化論出發,我們要讓人相信:用自由軟體的人可以成功。
不過等等,其實光成功還不夠,最好還能有良好的品德跟修養。
你知道嗎?打從我們一出生就被灌輸"是非善惡"之後,就很討厭"邪惡",連惡徒也不利外(例如:有些壞人還是會拜神)。
有些人阿,接觸一些自由軟體後就很護主心切,往往口出惡言,令人退避三舍。這就是我們的盲點。
喔,我前面提到微軟後面的"精神"吧?要小心,權力的慾望常常令人丟失原本的想法。
有一天,也許許多人會用自由軟體,但是他們真的擁抱自由?還是只是攀上另一個權力結構?
說真的,其實我一點都不信"自由軟體",我只信"自由",軟體根本不是重點。
像是先前的那篇 Tux USB Keys Can Make Your Donated Computers Greener, Cleaner, More Ethical, and More Educational, 對象是 [認同社會整體利益/善良風氣/公平/正義/人權/...] 的人。 所以才會引用 rms 的話。
這篇的對象, 是腦筋清楚, 懂得計算利害關係, 西瓜靠大邊, 良禽擇木而棲的人。 所以選擇以 Intel 為榜樣。 仁義道德不是這篇考量的重點; 利害得失才是。 沒錯, Intel 是硬體市場的老大哥。 沒錯, 獲利是企業的天職, Gold 就是God。 Intel 能夠成功, 懂得攢籌碼是重要原因之一。 「那貴公司呢? 貴公司的天職, 是獲利, 還是當微軟的奴隸? 貴公司的 God, 是 Gold, 還是 Microsoft?」 這篇在問這個問題, 而不是在問道德良知的問題。
「仁者安仁; 智者利仁。」 有良心的人, 選擇自由軟體; 聰明的人, 也選擇自由軟體。 (至少懂得拿它來當作談判籌碼。)
到最後, 我相信這個市場會活過來 -- desktop/notebook/netbook/MID/CULV/smartbook/... 每種產品, 都有它的市場 -- 孰大孰小是另一個問題。 就像手機市場很多元一樣。 更何況, 「長尾現象」 才是網路時代一個健康市場正常的現象。 我來引申解釋 kntt 的意思 (說錯請更正): 有很多不同的消費者, 會產生很多種不同的需求, 每一種產品都有它生存的空間。 (包含 MS Office, 比方說。) 但是那些以微軟為 God 的廠商, 多數終將被淘汰, 因為它的市場會萎縮掉一大塊。 微軟不會全倒, 只會大傷, 但無論如何, 想在微軟的羽翼底下求生存, 會越來越像紅海 (現在不就已經是了嗎?) 另一方面, 市場會被多樣化的產品所繼承。 改在自由軟體市場裡面競爭, 才有很多藍海商機。
至於低利潤... 那是所有人共同的問題。 MS 及自由軟體相關廠商, 都將很難再有暴利的機會。 大量生產的成功, 就是它失敗的開始 -- 量多則價跌。 大力推薦 Goldhaber 談注意力經濟一文當中的一節: A Material Economy Falls Victim to Its Own Success
寫完才看到蟲的回應。 給蟲一個建議: 要談仁義道德良知, 請到 NPO 去 -- 尤其是捐贈電腦給落後地區或國家的慈善團體。 請幫我把那篇 "donated computers" 帶給適當的人看。 Zdnet 不是談論仁義道德良知的地方。 Zdnet 是談論利害得失的地方。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蟲比較常從仁義道德良知的角度出發, 應該多到捐電腦的慈善團體談自由軟體; 在 zdnet 談仁義道德良知, 有點浪費生命。 真誠的建議。
這個回應寫得好順, 放在留言有點可惜 :-)
kntt的隨身碟裏有portable opera、openoffice讓kntt可以隨時上網、文書處理.只要別人的電腦願意讓kntt使用隨身碟.但是kntt在網路上卻找不到"合法"的 portable ms office.如果kntt有合法的 ms office 也不能為了方便製作portable,因為微軟沒有授權.說真的,kntt也不相信"自由軟體",但是從"自由軟體"中我們可以看到"自由".
格主的引申解釋比kntt自己說的還要正確,謝謝!而且消費者購買產品是因為廣告美女?還是消費者自己覺得產品好用?如果獲利是企業的天職.撿便宜便是消費者的天職,不信大家可以去問戴爾.
格主提供的消息,其他中文網站很少看見.網友的回應也提供許多意見.但是kntt沒有看到格主或回應的網友強迫別人使用自由軟體,也沒有看到口出惡言.有人隨身攜帶高檔筆電、在公司有專用電腦.要不要使用自由軟體或隨身碟並不重要,但是對kntt這樣的艱苦人來說,看到自由軟體就好像災民看到直昇機一樣.有的用就好,管他丟下來的是泡麵還是礦泉水.
其實大部份消費者還是會買知名的產品,不敢隨便嘗試自由軟體.搞不好對有些人來說微軟和Intel就是他們的未來,所以未來不是不可知的.
PS:「仁者安仁; 智者利仁。」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原來格主這麼有學問,可以去當檢察官了.
我本身從事軟體業已經數十年,
自微軟asp後,我就開始邁向Linux之路,
為什麼呢?
因為微軟的平台穩定性真的太差了,
我的同事用微軟平台,
不僅速度慢,
硬體資源也吃的兇,
公司花了數百萬的.NET專案,
也因為執行速度太慢,鎩羽而歸,
另外,
Visual Studio各版本也幾乎不相容,
各版本都必須經過痛苦的轉換過程,
才能順利轉到新的版本上運作,
如此惡性循環下去,
學習的人會越來越少,
最終將所有的開發人員往Linux世界送,
我曾經反應給微軟經理級人士,
該經理人士說,這就是微軟的商業模式,
此講法,另人感到惋惜,
最近,
微軟將推出Windows 7,
最近經過ZDNET分析,
W7還是有許多與XP不相容,
若真的是如此,
微軟潰堤的狀況就不難理解,
我想,網路上有許多言論是支持微軟,
我不清楚這些言論的出發點為何,
但是,
時間會說明一切的,
就算微軟收購雅虎,
若一在抵制網路開放精神的話,
微軟潰堤只是時間的問題,
或許Intel不敢講,
或許許多廠商不敢講,
但是,從Vista銷售疲弱,
預測未來Windows 7也不會有太好的表現,
就看時間及趨勢,
微軟潰堤,
就是時間問題而已........
ZDNET昨天的文章︰微軟:難以擺脫IE 6 http://www.zdnet.com.tw/news/web/0,...
許多使用者還在用xp和內建的ie6,雖然離不開windows和ie,但是xp能用就用,微軟的商業模式還是敵不過節儉的美德。微軟是大公司,pc的市場潰堤了還有手機的市場,公司不賺錢就裁員。但是節儉的人可以省下不少升級的冤枉錢。
大部份的使用者不懂什麼穩定性,反正電腦可以重灌。真正懂的是工程師,伺服器不會天天重灌,如果專家不講話,大家還以為微軟是佛心來的。自由軟體不是萬能的,有論點的支持微軟是大家期待的。其實微軟非常重視網路,所以os綁ie,推出msn、Bing、Workspace等網路服務。但是軟硬體廠商都要和微軟做相容性測試,比燒錢、比廣告,比兄弟多(對不起,kntt突然想到鄭依健耍狠真的很帥),微軟都有本錢抵制開放精神。
格主談到仁義道德良知,請問不當漏網路上到處都有的ms office,photoshop,當漏openoffice,gimp的kntt算不算有仁義道德良知?嘿嘿嘿.........。
我不去ZdNet留言是因為那裡的人多半只會鬼吼鬼叫,覺得很煩。至少你還肯聽反對意見嘛...
至於"仁義道德良知",我完全沒這方面的感覺。
如果我要談"仁義道德良知",我是不會扯到演化論去。
說真的,我是不信"仁義道德良知"的。
看看那些大人物,哪個不是讀"仁義道德良知",哪個不是開口閉口"仁義道德良知",而很顯然的,違反"仁義道德良知"也是他們。
比起當高尚的人,我比較喜歡言行一致。
to kntt
1.雖然微軟是間大公司,但也只有Windows 和Office 兩大金雞母,這兩個事業群不再獲利的時候,微軟的末日大概就到了。
2.企業使用XP 可透過和微軟簽合約及購買Vista 商業版的單機售權降級使用兩種方式。換言之,就是XP 仍在間接銷售,微軟也繼續從中獲利,XP 並沒有真正停止銷售。
3.其實部份所謂的IE Only 網頁是IE6 Only ,連IE7 & 8 也不支援,有些單位就為了相容這些非標準網頁,繼續使用IE6.
4.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習慣性,比方目前還有人繼續使用Win98 與Win2000 ,甚至自己為它們編寫缺乏的驅動程式。我相信在Linux 界這樣的案例更多。
不少一般的使用者其實對電腦沒有興趣,只要能動與進行需要的操作就行了,他們對於進行軟體升級以提高效率、安全性、穩定性、...等可說沒有絲毫的興趣。就好比電腦螢幕、指標輸入裝置與鍵盤對操作非常重要,但我們通常將其視為黑盒子,不會去管它如何運作,原理為何,以及如何改進它。
5.有一說正是微軟為抵制網路應用,或稱thin client 的壯大,才中斷IE 及HTML 標準的發展。微軟有Rich client 基因,在他們最近加碼投入Bing 及其他網路事業前,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和thin client 應用競爭。
6.盜版行為和仁義道德的關係? 個人以為盜版行為是侵害他人的權利,所以對他人不公平。在我的觀念中,不少道德觀念都和公平的概念有所連結。
7.正確的商務機,如商務筆電定義,指的應該是這些機種在設計、用料及組裝水準都比其他消費機型高,所以在人機介面(鍵盤、指標輸入裝置、螢幕),長時間運作的穩定及耐用性(全天工作兩年後是否正常、機體結構&可動零件多久疲乏不堪使用),散熱(穩定、控溫、抑噪音),...,保固維修(區域、時效性、便利性)等表現遠較消費級機種為優,在下認為這才稱作商務機。事實上,真正商用機的硬體規格都遜於相同價位的消費機種,即商務機將更多成本放在機器的研發與製造,而非追求帳面上的硬體規格。
另外,其實買商務機最容易擺脫搭售的微軟Windows ,商務機的廠商大多提供無預載作業系統的選項,所以不付錢給微軟可說相當輕鬆。
謝謝t7707051兄的回應,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http://blog.insightxplorer.com/2009...
的調查有9成的受訪者已使用防毒軟體,所以使用者對於電腦的安全性是很重視的。也許使用者不知道升級軟體的好處,但是都會下載安全性更新。kntt說「大部份的使用者不懂什麼穩定性」,是說OS是不是穩定工程師最了解,因為他們是公司電腦掛點的時候被操的最慘的人。其實一般使用者很重視電腦安全性,才會更新patch、買防毒、Ghost、使用簡訊鎖、晶片卡…‥
現在還有人繼續使用Win98、2000甚至自己寫驅動,但是這些人不會連patch都自己寫吧?自己更新OS,可能會被告。升級軟體可以增加效率、安全性、穩定性,但是舊電腦要跑得動才可以。如果不買新電腦只好使用舊軟體。使用舊軟體的人甚至是自己會寫驅動的「工程師」,應該不會笨到不考慮電腦安全性?微軟本來要停止支援XP後來又繼續支援,個人可以繼續使用隨機版XP省不少錢,更新patch不要花錢但是升級Windows7要花錢。就算升級軟體有很多好處,使用者也要考慮軟體的相容性。每個人使用電腦的習慣不同,但是都是對自己最好用的。使用98、2000的人在工作的時候用舊電腦。打怪的時候用遊戲專用機、網咖專用機、魔獸專用機…‥
kntt對電腦很有興趣,想買六核心Xeon、高畫質的螢幕、高級顯卡,聽說打怪會更快。可是kntt是艱苦人,政府和大專只願意拿錢砸微軟不願意拿錢砸kntt,kntt只好望著電腦展的SHOW GIRL流口水。kntt也覺得電腦螢幕、指標輸入裝置與鍵盤對操作非常重要,也不知道如何運作以及改進。所以kntt決定先去考電機系,拿到博士學位再買電腦,目前kntt先到網咖PO文,網咖的工程師應該會知道電腦螢幕、指標輸入裝置與鍵盤如何運作以及如何改進。
關於一般使用者逐漸有的防毒防駭補漏洞意識,個人提出兩個可能性,一是自Win 98 時期開始,資安軟體即加入自動更新功能,XP開始也將更新補漏洞功能逐步自動化,只要電腦一上網就檢查並自動更新,所以可能在使用者沒插手的狀況下,系統及資安軟體就完成了必要的更新,二是自XP SP2 起,引入所謂的安全主控台,會監視系統內有無防毒及防火牆軟體的存在,是否關閉自動更新功能,以及系統有無進行安全性更新,只要上述問答為否,則系統會不斷跳出訊息,警告(騷擾?)使用者系統處於不安全的狀態,使用者被這些訊息煩久了,自然對需要防毒、防駭及系統更新有些印象。
不過這只是在下個人的猜想,和實際情形不一定吻合。
這些繼續使用98 和2000 且自行修改系統的使用者不多,也許微軟認為這些geek 不會明顯影響其獲利,所以沒有阻止這些事。這些geek 會自己跑去MSDN 盡可能查找並補漏洞,用他們的知識來防堵安全威脅。從經濟觀點來看,人一般會選擇成本最低的方案,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品味",而這就會影響那個人的判斷,使其放棄最有利的選擇。對我們而言是自討苦吃的事,也許對某些人來說像享樂也說不定。
在下以為要繼續使用現有版本軟體,或改用新版軟體,每個使用者的認知都不一樣,這點和kntt 先生應該是一致的。
我對"商務機"的看法,就是商務機 =/= 硬體規格強大的機器,
而是比起消費機,具有使用者友善、穩定耐用、售後服務方便迅速、...等優點,
比方說,鍵盤、指標輸入裝置和螢幕這三個和使用者關係最密切的裝置,廠商投注多少心力在研發,使其用起來更舒適,用久了不易疲勞及運動傷害,或提高使用者輸入的效率,以及保護眼力。
個人以為這才是"商務機" 的經髓,除非是需要密集運算的工作,硬體規格根本沒那麼重要,也不是影響工作效率的關鍵。
高規格的機器 不一定是 有助工作效率的好機器。
最後,關於黑盒子的譬喻,是以不同種方式說明一般人對電腦的認知,我們 之於 熟稔輸入/出裝置的工程師,就好比 一般使用者 之於 熟稔電腦環境的我們。我們沒意願深入了解輸入/出裝置,就好像一般使用者沒意願深入了解電腦環境。
謝謝t7707051兄的回應,kntt只是電腦使用者,所以當kntt看到那些賣得很貴、真皮包覆的筆電,以為成功的商務人士使用的筆電配備很高級。還好有t7707051兄的說明,讓kntt知道除了小筆電,〝商務機〞也可以撿便宜。
軟體內建安全工具和自動更新可以加強使用者對電腦安全的重視,但是kntt認為媒體和3C產品的進步,才是電腦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原因。eATM、電子錢包、線上交易,不久就要從電腦轉換到3C手機上,廠商要推出更安全的產品才能讓消費者放心使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品味,只要不要收到BSA的律師信,沒有人管得著。BSA說已經鎖定300家企業查緝盜版,如果企業都支持微軟為什麼不花錢買正版?自由軟體要導入企業使用,要經過許多專家的討論。板主只是提醒大家不要一直依賴微軟。自由軟體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自由軟體,微軟會延長XP使用期限嗎?(小筆電現在搭XP,也是微軟延長XP使用期限的原因。)〝單機售權降級使用〞大概只有買微軟的OS才能看到的授權。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單機售權升級使用〞。自行修改系統的使用者在MS底下不多,在自由軟體中就很多了,相信這些高手應該知道那一邊才是能夠讓他們自由發揮的一邊。
多謝kntt 先生的回覆
一、
其實我需要道歉,因為一下討論商務機,一下討論使用者習慣,東扯西扯,寫了許多萬惡的離題內容。
扯到商務機,其實他們會被認為是外型出眾、硬體規格高且價格貴的華而不實機器,或許是來自部分廠商的宣傳(誤導?)。
直接舉實例好了,目前Dell、Fujitsu、HP、Lenovo (前IBM )、Panasonic 的中高階商務/工作站筆電產品,就符合在下的商務機定義,如Latitude D600 、ThinkPad X60、hp 6910p、tecra R10、S2210... 等,這些機器的外型通常樸實單調(一般說法就是醜),也沒有花俏的特色,但是以長時間工作而言,他們是稱職的好機器。
個人的偏見中看來,許多廠商自稱的商務機及前述大廠的低階入門商務機,其實無法稱之為有"商務機"水準。比方說,在下認定的"商務機",機體使用許多金屬及抗環境腐蝕材質,讓多年使用後的機器如新,轉軸阻尼不鬆垮,結構緊密紮實依舊。皮革之類材質,"商務機"很少使用,因為難保養又容易損壞。個人觀念以為機器就是要拿來操,需要的保養維護愈少愈好。
另外,"商務機"普遍還是貴,不同在於消費機是貴在硬體規格,"商務機"是貴在機器本身。
"商務機"因為研發製造的成本,當然不可能和那些$299~$399 的低規消費機拼價格。但某些人會選擇低規格的"商務機",舉例來說3萬可以買到有獨立顯卡的消費機,但這些人寧可買內建顯示的商務機;同樣價格,消費機CPU 更快更有力,但這些人接受較差較慢的CPU ;商務機不必綁微軟作業系統,又省了一筆錢。所以"商務機" 還是貴,只是消費者作不同選擇,捨高速零件擇功能性更強的機器。
感謝kntt 先生,洪教授及其他讀者看這些我自己的偏見,在此為關於"商務機"的碎碎唸說抱歉。
二、
如果市場偏好XP 這項產品,微軟即使不願意也得繼續賣下去,譬如說提供降級權和延長維護年限可能非微軟本意,但為迎合市場必須如此。只要多數的企業及使用者對有旺盛的需求,XP 就一日不會停售及中斷維護,這是很現實的,也是微軟無法反抗的。
舉案例來說,可口可樂公司曾在1985 年推出新口味"New Coke" ,試圖以此完全取代舊有的口味,但"New Coke" 一敗塗地,不受青睞,結果可口可樂公司只得放棄已投入相當資金研發生產的"New Coke" ,繼續生產製造舊有的口味。
這案例中,可口可樂公司最後迎合市場,因為他們如果選擇反抗,就承擔被市場淘汰的風險。此例也說明,有時競爭來自於自家產品,而非外部其他競爭者。
三、
我相當樂見開源碼Unix-like OS 的發展突破,如硬體驅動的完善及應用軟體的豐富可用,這樣就更能將OSX 及Windows 等OS 拋到腦後。完全取代。
另一方面,以作為消費者的角度,最希望從市面諸多產品的激烈競爭中得到好處,例如出現更好用方便的創新產品,或壓低軟體的平均售價,所以不特別偏好某廠商。但我相當感謝開源碼陣營的貢獻,讓我有免費使用不錯的軟體。
這段最後來點揣測,微軟Windows 如從市場消失,由某個封閉原始碼的Unix-like OS 取代的機會,個人以為不小。
四、
在下於此討論串一樓的發言,和本文章某一段的描述略有對應,但和文章主線關係不大。
想表達的是:市場中廠商在產品定價上,一舉一動都承擔虧損的風險,旁觀者無立場置啄。
比方說某些商業的繪圖及工程軟體,因為永遠有替代品在與其競爭,這些廠商可能因定價錯誤而損失。定價過高或太低,都會影響廠商獲利,輕者少賺,重者賠本。
那麼,如你我這些不必為賠錢負責,也沒有受益權的旁觀者來評判產品價格,似乎不那麼恰當。
相似的道理,災難中是否要捨己救人,為拯救別人付出生命,如先前川震中"范跑跑" 的抉擇,他人實不應論斷。
不過深入想一想,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是: 以銷售視窗系統而言,微軟真的討厭低價電腦硬體嗎?
電腦硬體必須搭配作業系統使用,兩者顯然是互補產品,換言之,如果對電腦硬體的需求量大,那作業系統也會賣得不錯。
電腦硬體愈便宜,低價電腦賣得愈多,電腦愈普及,對作業系統的需求就會提高,於是作業系統就可以賣得更貴。所以作業系統商其實相當歡迎低價電腦,因為可以讓大發利市。電腦業從早期到現在的發展,就是硬體價格一直跌,作業系統愈發重要,讓某間作業系統商從小角色一躍為電腦界巨人。
從這裡可看到矛盾,那作業系統商怎麼會討厭硬體低價化? 他們向來對硬體商間的流血殺價戰相當歡迎,因為賣出愈多電腦,也賣出愈多作業系統。他們就可以賺更多的錢。
反過來說,如果作業系統價格愈低,電腦硬體也能賣得更好。電腦硬體製造商自然希望作業系統降價,為賣出更多硬體,好讓營收成長。
關於"微軟反對低價電腦"的說法,也許實情是如此--金融風暴中,硬體業銷售表現低迷,硬體商希望某間在Redmond 的公司調降作業系統的價格,好提振硬體的買氣,結果遭到拒絕。因為某些原因,到最後就誤傳為"微軟討厭低價電腦"。
不過會有誤解的產生,也許和某間公司很不願意直接販賣XP ,及其不惜代價打擊小筆電使用Linux 有關。許多消息混合在一起,也許誤解就是這樣來的。
感謝大家深度回應。 補充一點: 所謂 「微軟潰堤」 的意思, 並不是微軟要倒了, 只是說微軟將無法再像操弄玩偶一樣操弄所有軟硬體公司及政府, 只是說微軟將無法再主導/掌控全局。 將來的世界, 是多元的, 微軟也還會是其中重要的一份子, 但是它的重要性可能將遠不如 google 或 ibm。
一個健康的社會, 在任何一方面, 都不應該被任何一個獨大獨裁的勢力所掌控。
一個健康的社會, 應該要有夠多清醒的大眾隨時挑戰獨大獨裁的勢力。 讓它知道: 「你的力量, 是眾人賦予你的。 」
反過來說, 一個社會的多數民眾, 如果不懂得對獨大獨裁的勢力提出合理的要求, 如果多數民眾不相信眾怒的力量, 如果多數民眾對於獨大獨裁勢力的任何主張, 都毫無思辩能力地照單全收, 那麼這就是一個註定被奴役的社會。 今天也許被微軟奴役; 明天也許被 google 奴役。 但它的命運就是永遠被奴役。 這就是一個奴性社會。
我不希望生活在一個奴性社會裡面, 所以我寫這些文章。
但這並不表示一定要把那個獨大獨裁的勢力詛咒到死。 (就算部落客真的有這麼大的能奈 -- 假設語氣 -- 這也不是值得一個部落客做的事。)
我個人最期望看到的 (也相信最可能發生的), 並不是微軟倒閉, 或是所有人都用自由軟體。 當其他勢力可以與獨大獨裁勢力公平競爭, 當後者不再是獨大獨裁時, 反對先前獨裁者的力量也會變小, 大家的辯論也將更可以圍繞在比較有意義的技術話題上, 而不是 「因為老大哥這麼說, 所以你就應該這麼做」 這種奴性言論。
然後格主就可以收筆歸隱山林; 或者, 如果想要維持點閱率, 就得另闢發燒話題了 :-)
t7707051 > 盜版行為是侵害他人的權利,所以對他人不公平。
是呀。 這和 kntt 的看法是相同的: 下載自由軟體而不下載盜版軟體, 是道德的表現。
t7707051 > 其實買商務機最容易擺脫搭售的微軟Windows
可以給一些例子嗎? 就請直接給廣告/購物的連結吧。 沒有很認真地搜了一下 Latitude D600 跟 ThinkPad X60, 都找不到 「臺灣的購物網站, 而且可以不買 Windows」 的網頁。
kntt > 政府和大專只願意拿錢砸微軟不願意拿錢砸kntt
哈哈這句我超喜歡!
t7707051 > 市場中廠商在產品定價上,一舉一動都承擔虧損的風險
同意。
t7707051 > 旁觀者無立場置啄。
不同意。 微軟的作為, 大大影響旁觀者 -- 包含技術人員和終端消費者。 技術人員和終端消費者失去理智地唯微軟是聽多年; 當微軟的潰堤的風險會拖垮整個社會的時候, 當然要有人出來提醒大眾。 雷曼兄弟的風險, 不是只有他們自己承擔。 被迫跟著承受風險的大眾, 有知的權利。 (更不必談到: 部落客有他的言論自由 -- 當然也要承擔他自己的言論所帶來的後果。)
而且想來很可笑。 這裡的呼籲, 並不是叫大家丟掉與微軟相關的一切, 只是請大家把雞蛋分開放在不同的籃子。 在其他任何場域 (手機/汽車/音響/建築/農產品/..), 不要只有一個無可取代的供貨商, 這樣的想法, 根本不必呼籲。 這是保護自己的基本原則, 這是常識好不好?
資訊產品的消費/開發市場上, 大眾及眾開發/整合商有沒有失去理智, 大家可以自己判斷。
但有些人其實並不是失去理智, 只是以為: 「微軟講的話, 就是大勢所趨; 我知道別的東西不錯; 不過... 無奈。」 這篇就是要告訴這些朋友: 「不必太悲觀。 主導大勢的, 已經不是微軟。 市場會活過來。 你可以開始做理性, 而非西瓜靠大邊的選擇了。 或者至少放一點籌碼在替代方案上。」
小弟以前還沒出社會上班時,因為沒錢,
電腦的主機板是 abit NF-M2 nView
電腦的CPU 是 AMD Athlon (tm) 64 Processor 3500+ 2.20 GHz
電腦的RAM 是 KINGbox DDR2 1G/800
電腦的作業系統是盜版的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2,
今年的三月二十一日,
用了某網頁的方式,
改變了ie以逃避『微軟Windows Genuine Advantage驗證工具』,
結果 ie 和 PCMan 有關 http 的部份都無法執行,
然後從台大的社團『星艦學院』的社長和 telnet://ptt.cc:3001 的 Windows 板
知道 Windows 7 正在開放測試,因為考慮到防毒軟體 PC-cillin 的後續支援問題,
就請我弟從他的公司燒了兩片Windows 7 Build 7100 的 DVD (X86 和 X64),
從他的公司各抄了一個安裝金鑰,幫微軟做免費的白老鼠,
以換取在 Windows 7 SP1時,小弟的電腦就可以不用等 SP2而可以 bug free 地執行。
安裝了 X64 之後,發覺到,電腦的執行速度比XP快,
開機後 ADSL 和防毒軟體的開機載入速度像Star Trek 企業號的曲速九級的一樣,
之前 XP 的ADSL 和防毒軟體的開機載入速度就像是烏龜爬一樣,
開機不用等,
除了
1.http://www.stdtime.gov.tw/ 的
http://www.stdtime.gov.tw/chinese/E...
必須手動設定成 Run as administrator 才常駐執行。
2.PCMan Combo 9.3.1 執行 http 時,常會碰到藍白畫面,然後就重新開機了。
所以小弟安裝了 Flock 2.5.2、
Netscape Navigator 9.0.0.5、
Mozilla Firefox 3.5.2、
Maxthon 2.5.3.80
取代 IE 8
3.Mozilla Firefox 3.5 Beta 4 至 Mozilla Firefox 3.5.2
放著不動一段時間之後會結束程式。
目前因為無法取得 Windows 7 Build 7600,所以不知道以上的 bugs 是否解決了沒有。
--
老中 的意思 (就小弟所知道的,按年代來排列)
1. 日本江戶幕府時,直屬將軍管轄的政務最高責任者。
2. 現在對中國人的簡稱 (像老美……)
?. ……(誰有 象形文←→華文、楔形文←→華文、……辭典呀?)
?. 不知是否和雅虎、金石一樣,可以在古代的書籍中找到這兩個字?
This post's comment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