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為開機
By HUNG Chao-Kuei on Friday, March 20 2009, 11:27 - Permalink
USA Today 報導:
想像不必再為等待開機而白了少年頭。
用 linux 快速開機, 立即可上網及做一點簡單的事等等;
有必要再慢慢開 windows。
許多軟體硬廠商都開始這麼做,
尤其是 netbook 廠商更看出其必要性。
最喜歡開頭這句:
So long, Windows. Hello, productivity!
這是我 1992 年時的體驗
(雖然那時是進入 OS/2; 到了 1996 年才改用 Linux)
現在終於有主流非資訊媒體也同意了。
完整版的 Linux, 也請加油吧。 什麼時候才能看到 ubuntu 與 slax 快速開機呢? 這對於 使用隨身碟樂活的我, 很重要啊!
Comments
關於用Linux 快速開機,以此為關鍵字在Google 上搜尋,可得下列資訊
Boot Gear: Boots to Linux in 5 Seconds
http://penkia.blogspot.com/2008/04/...
快速開機實作瓶頸簡記
http://fred-zone.blogspot.com/2008/...
快速開機的需求,我以為是和電子裝置的可攜性成正比。比方說一般人比較能忍受電腦以分鐘計的開機時間,但對智慧型手機,就要求在數秒內完成。
關於快速開機能不能成為Linux 的殺手級應用,我認為得視用在什麼裝置上而定。
雖然不少人對電腦的開機時間也有怨言,抱怨為什麼不能馬上開機馬上用,但和開機後功能的完整度,以及易用度相比,似乎更多人傾向選擇後者。
以網路上幾個現成的Linux distro 來看,
Slack (可攜媒體開機版)雖然開機速度很快,但以預設設定開啟不同pdf 檔測試,就發現有相容性問題,尤其是中文的。
Ubuntu、Debian 的CD 光碟安裝版,速度比Slack 差,但多數基本功能都可以正常使用。但有些東西仍不方便設定,例如獨立顯卡的驅動程式、adsl pppoe 撥號(GUI 介面部分)。
教育單位製作的EzGo 等DVD 光碟安裝版,雖然可能是各種選項中速度最慢的,但相容性及可用性最高。
這種作法比較接近Vista 的一個特色 : 將所有可能用到的驅動程式都包進安裝程式中, 拖累系統性能,卻減少了硬體相容性等困擾。而Linux 安裝DVD 光碟更進一步將可能用到的應用程式都包進安裝程式,影響系統性能,卻帶來更多的方便性。
選擇用在電腦上的Linux distro 時,對Linux 初學者,尤其是不想從CLI 介面入手的使用者,甚至對大多數「被迫使用」電腦的人而言,EzGo 等DVD 安裝光碟版本的特色,對他們的吸引力,我以為會比其他精簡、須自己動手擴充的版本好上大得多。
(待續)
對多數使用者來說,如果不是必要,他們根本不想接觸電腦,所以我才覺的「被迫使用」這個形容很貼切。
如果Linux 想取代Win 的桌面端應用,我以為就要打造「傻瓜Linux 」,只要裝好開機,幾乎完全不需要再進行任何動作,就能進行所有的功能。這樣的「無障礙Linux 」才能真正吸引多數的終端使用者。
還有,Linuxer 和普遍用戶對「簡單操作」的認知差異非常大,舉例來說,普遍的電腦用戶,甚至對Win 下5-6個步驟即可完成的GUI 介面設定,都感到難以理解。或者對於播放DVD必須另外安裝第三方應用程式,覺得麻煩。所以Linux 如果想爭取多數電腦用戶,就必須真正把介面、操作簡化。
也許洪老師可考慮以此寫一篇文章,就稱為 : 用傻瓜Linux 爭取一般電腦用戶。
我為什麼寫這一篇,因為我認為傻瓜Linux 比快速開機Linux 更能吸引一般用戶。
這類就是最近各大廠商相繼推出的 Instant-On OS (快速開機作業系統).
這類系統即一款僅具備瀏覽器與通訊功能的嵌入式作業系統,可讓使用者開機後幾秒鐘內即可進行上網,通訊與圖片瀏覽之用.
像最近部分小筆電與精簡電腦即採用這類功能,代表產品為Eee Box,與部分大廠新推出的Netbook/Notebook產品.
個人認為這是一款相當有前途的產品,只要有一款精簡化的作業系統/嵌入式作業系統,僅具備瀏覽器等少數功能,大量利用雲端服務完成一般Windows PC所做的事情,以及文書,信件與日常娛樂即將朝雲端發展之下,僅有瀏覽器,播放/燒錄功能與基本更新功能的快速開機 OS 比起傻瓜 Linux 更為吸引人,價格也是一大因素.
感覺90年代末期曾有部分廠商提出類似概念,現在才逐漸成型.
基本上,硬體廠商客製的快速開機Liunx ,就是已經「超傻瓜」化的版本了,例如Acer、Ausu、Dell、HP、Lonovo、Sony、...等廠商用在可攜電腦上的版本。
廠商客製的版本,優點是硬體相容性的問題已經解決,介面也非常簡化、易用。缺點是自由度很低,
例如不容易升級應用程式,如果廠商提供OOo 2.4 ,而你想要升級到OOo 3 或更新的版本,請問在廠商提供的「簡化」GUI介面下,要如何做到這件事?
或者想新增更多應用程式時,安裝設定是個問題,要怎麼整合進廠商的GUI 介面也是問題。
除非廠商主動提供升級套件,這種客製化Linux ,升級擴充性相對差。
提到雲端運算在桌面端的應用,我質疑的其中一點就是,個人隱私性可能蕩然無存。
舉例來說,目前政府有調閱電話/行動電話 通話紀錄的能力,可以想像政府遲早會掌握調閱如Gmail 等郵件服務商的能力。
如果雲端運算在桌面端被廣泛運用,可能意味使用者在電腦上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服務商系統上,可以讓政府機關調閱的紀錄。
另外,不論保護措施再嚴密,這些紀錄仍有可能被怪客取得。或者,某些不夠正派的服務商也可能竊取並使用用戶的資料。
作為一個使用者,為什麼要把自己的隱私資訊放在更不安全的地方?希望別人更容易監視你的一舉一動嗎?
To t7707051:
所以我才說"僅有瀏覽器,播放/燒錄功能與基本更新功能的快速開機 OS "...
我認為快速開機OS僅需要:
1. 瀏覽器
2. 播放/燒錄功能
3. 調整工具(包括螢幕解析度,網路設定等功能)
4. 更新與安全性功能
重點在於瀏覽器,採用一款經過特別設計的網頁瀏覽器.具備使用 Web Game,線上文書(Google Docs),email以及各項日常應用,皆能自行設定與調整.至於是否要用OO.o等文書軟體實際上也不太重要,因為真正的重點在瀏覽器,能上網即可.
就算用正規 PC,軟體升級還是需要進行更新或者重新安裝.但這類線上功能升級是由伺服器完成,實際上也不太需要重新安裝即可用新功能.
最後,我認為不只是 Instant-On OS ,Android平台即將進軍小筆電市場,確實會是另一答案.
to 小明
關於您的主張,我切割為數點討論
(1)在可攜電腦(NB、netbook、手持裝置)使用的問題
(2)在外接AC 電源的運算裝置上使用的問題
(3)以網路為基礎的應用,衍生的隱私/安全問題
關於(1),可攜電腦不論是使用Wifi、3.5G,或其他無線方式上網,都有耗電的問題。依機型原先續航力不同,折損的使用時間可達1~3 小時,或者30~50%的總電池使用時間。我認為這並不是每個使用者都能接受的。
還有,無線上網通常不是免費服務,以目前來說,包月制約收取每個月1000 NTD 的費用,我以為這也不是每個使用者,尤其是沒有重度使用網路的人,能夠接受的。
承上,這些都會影響用戶在該類裝置採用極精簡還境的意願。
關於(2),外接AC 電源的電腦裝置沒有所謂的續航力問題。就個人端而言,其使用的付費有線網路,一般使用者的接受度也比較高。
但對企業/機關 而言,除非應用是建構在內部網路,否則,增加的網路需求,讓單位須要付費提供更多流量給員工使用。除非能證明這種作法,比將應用放在終端機的作法划算,否則會影響企業/機關採用該種應用的意願。
(待續)
關於(3),我想這點是相當有疑慮的,
對個人用戶而言,很難確認網路服務商從提供的應用中,到底侵犯用戶的隱私權到何種程度。用網路服務完成的文件,或其他檔案,能保證內容不被網路服務商,或其他第三者窺知嗎?
以我們每天使用的搜尋引擎為例,當我們一上網,我們的網路使用行為就不斷被紀錄、分析。為了使用搜尋引擎的方便,使用者其實必須犧牲一點隱私權。
這方面可以參考以下連結中元毓先生的文章 : 時時刻刻堅強地「監視」著你!
http://yuyulaw.info/?p=49
安全方面,以網路為基礎的應用,提供了更多竊取資料的管道,和基於單機端的應用比較,有更高的安全風險。
對企業而言,除非是將網路應用的伺服器端架設在內部網路,企業應該不會普遍使用這些網路應用,因為難以忍受內部資料外流的風險。
在前面(1)~(3)項之外,另外再加上兩項 :
(4)線上服務的穩定、可靠度問題
(5)網路雲端應用簡化,功能性不足的疑慮
(待續)
針對t7707051 網友的問題,加以修正與檢討:
1. 我認為這類" 快速開機OS "較適合用於數位機上盒,與網路終端機等大量採用乙太網路的設備.適用於家中與公共資源.以及比起正規 PC/NB 而言,不論耗電與價格方面,還是採用" 快速開機OS "的精簡裝置佔上風,前提是只拿來瀏覽網路,與進行日常應用.
2. 由於網路傳輸速度的進步,就算採用 ADSL 寬頻網路(較為普遍 256k/56k 頻寬),還是可以採用雲端服務,但我認為網友的觀點是對的.的確,雲端運算具備一定的便利性,就算在另一台電腦,登入即可使用,具備跨平台優勢.但雲端運算也伴隨者另一問題,例如隱私權與資料保護等爭議.由於更新與服務均由多台伺服器所進行,只要伺服器方面出現問題,使用者還是會受到影響.但我認為以現在的環境,包括性能平庸,運算能力有限的 Netbook 與 Nettop 概念需求提升之下,雲端還是會搬上檯面.
至於功能,個人認為比起替代軟體而言,雲端服務雖然簡化,但還不至於功能不足.相反的,個人認為其功能更為人性化.
插播一下
關於現在的SSD (快閃記憶體類儲存媒體)的穩定可靠性問題,有一則消息。
SSD notebooks suffer 30% failure rates?(03/18/2008)
http://www.electronista.com/article...
該消息表示,SSD(Flash based drive)因故障回修的比率為20~30% ,相較之下,傳統硬碟因故障回修的比率不到2%
由此可略見快閃記憶體要取代傳統硬碟成為主要儲存媒體,在穩定可靠度方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更正,那份關於SSD 故障返修率的資料,被提出時間是3/18/2008 ,和現在的時間點有相當距離。
快速開機: 我認為技術不是問題。 過去大家不在乎; 現在有需求了, 假以時日, 開發者一定會做出來的。 用 Linux BIOS 迅速開機, 再用 aufs 將其他不重要的東西慢慢掛上 &s; 啟動, 我相信 10 秒可能都還太悲觀保守。
升級: 「介面簡化」 與 「容易升級」 並沒有本質上的衝突。 若有廠商願意推出無硬碟電腦, 一時之間所有 (可從隨身碟開機的) distros 全部都變成他的 「配合廠商」, 這麼多 distros 當中, 相信一定可以找到兼具二者的。 現在辦不到, 是因為軟體和硬體綁在一起, 生產硬體的門檻, 決定了參與設計新筆電的門檻。 換個方式說, 有能力生產硬體的廠商數目, 遠遠比不上全球有能力自製 distro 的公司/組織/個人數目, 所以創意及能力都受到限制。
雲端: 確實有隱私問題。 我個人稍微傾向信任 google, 是因為他們的 企業文化 (請見第 6 條)。 例如關於 targeted ads 的隱私政策, 他們的記錄, 並非針對個人身份, 而是 針對 every installation of browser (簡單講, 它認得出你是否來自同一部機器) 還沒看過有其他大廠像 google 一樣, 對於自身可能侵犯消費者隱私的政策/技術, 把它攤在陽光下。 當然, 就隱私問題而言, 「只與可信任的廠商打交道」 還是不如盡量少打交道來得安全。 我自己只在必要的時候登入 google 帳號; 做完事立即閃人。 t7707051 所貼的 「監視」 一文, 並不太有說服力; 但很高興看到元毓兄打破自己的成見, 承認有些事情比 「短暫立即的方便」 更重要 -- 例如隱私。
我認為對個人保護隱私而言, 用加密的可開機隨身碟解決 80% 的需求; 少數 「沒有隱私顧慮」 的工作放在雲端, 是最理想的。 細節的技術問題都是假以時日可以克服的事啦。
建議 t7707051 自己開個 blog。 您的見解分析及資料搜尋, 都超過您所讀的某些 blog 作者。 您的大作留在寒舍 (及其他地方?) 而沒有固定的地方匯聚人氣, 有點可惜。 如果您對法律分析有興趣, 花一些時間讀 Lawrence Lessig 的書 "free culture" 與 "code v2", 可能會比只讀 blog 更有幫助。 如果您對法律+經濟有興趣, 我還是要推薦 LL 的書, 但請從 這一節 讀起。
to 洪老師
一、
我相當樂見Linux 快速開機的應用,例如Phoenix 的HyperSpace
以下引述網友的使用經驗
-------------------------------------------
它的技術特色是利用VT的技術同時開啟Vista以及Linux兩個作業系統。開機時先花大約10秒進Linux,並且同時在另一個VM載入 Windows,等到Windows開好時會通知你可以切過去,使用。在這段時間你可以先看看mail或上上網,不用一直看著Windows的 loading畫面。
---------------------------------------------------
另外可參考以下連結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09/01...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09/03...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09/01...
我覺得HyperSpace 該技術+應用不錯,但除了讓使用者知道有Win、Mac 以外的OS,對推廣Linux 取代Win 好像沒有太大幫助。因為使用者尋求他們認知的完整應用時,還是以Windows 為主。
二、
關於快速開機,我個人先前提出「傻瓜Linux 」的想法,是大幅改善硬體相容性與支援度,應該是Linux 成為桌面端應用主流,必要的條件之一。而這似乎和可快速開機的「精簡Linux」 有所衝突。
當然,我也樂見有新技術在有優秀硬體支援性的同時,又能有快速開機的優點。
三、
(1)
如果技術成熟讓快速開機實用化,我以為受惠的不只是Linux ,也包括市面上其他OS 廠商,例如以下ZDNET/CNET 的新聞
微軟考慮Windows「即時開機」功能
http://www.zdnet.com.tw/news/softwa...
(2)
從相同硬體實測Vista 和即將推出的Win 7 ,發現兩者雖然核心相同,但Win 7 佔用的系統資源明顯比Vista 好了許多。可見微軟順應潮流,不再打著功能性口號,一昧推出佔用系統效能更高的新一代作業系統。
(3)
多數使用者,其實更注重OS+APP 環境的效能、穩定性、相容性,開機時間相對前者沒那麼重要。
舉例來說,部分電腦使用者喜歡Vista 勝於XP ,因為雖然XP 開機比較快,但Vista 比較穩定,比XP 明顯更少當機,且記憶體管理也做得比XP 好。還有,經常使用大型套裝軟體的XP 環境,使用半年後會有開機變得遲緩,以及系統效能下降的缺點。而Vista 在相同使用情境下,少有這兩類困擾。
最後,在高規格電腦硬體平台上,Vista 的整體系統效能表現勝於XP
四、
我會提到廠商的「客製化Linux 」,是補述目前「精簡Linux」的一些應用。
另外,我以為老師您後半關於硬體商和Linux 各distribution 的互動,重點不在硬體廠商是否提供無硬碟電腦,而是硬體商願不願意釋出Linux 版本的硬體驅動,特別是Floss 社群接受度高的「開源版」。
只要沒有缺乏官方硬體驅動的障礙,Floss社群所有的Linux distributions 開發團隊應該都是硬體商的「配合軟體商」。
五、
我提到的「搜尋引擎與隱私」問題,的確侵犯隱私甚微。不過如果是進階網路應用,例如線上Office 、線上應用程式、線上儲存空間,甚至是將來的線上運算資源等,個人資訊受侵犯的疑慮就大的多。
簡單來說,當資料(不論是正在運算的,或靜態儲存的)位在網路上的伺服器,而不是在使用者的終端機。就會有更大的隱私/資料外洩問題。
對企業端來說,不論是什麼應用,例如文書處理、協作開發產品(工業實體製品、電影、版權軟體、...),都有強烈的,保護資料安全的需求。這點和一般使用者是不同的。
而精簡的桌面端OS+App ,似乎無法滿足某些應用,例如企業級的工業建模、電路模擬、... 等。所以,「精簡桌面端OS+App」+「外部網路的雲端運算服務」,我認為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尤其是有相當規模的企業。
雲端運算在企業的應用,可能是架構在企業內部網路的雲端運算。優點是方便資源調配,減少運算、儲存資源分配不均浪費的成本。架構在內部網路,也減少了「資料不在自己手上」的安全/隱私威脅。
六、
其實我不另設Blog ,是因為有些心理障礙。
我一直覺得,自己放在Blog 的文章必須是針對單一、少數主題,數百字以上的精闢文章。
關於我的留言「洗板」的問題,我承諾會從改進內容編排和集中留言的方式來改進。
七、
關於Google ,元毓兄曾在文章中提及,當Google 的市場成熟,增長停滯,或處於衰退期,如現在的Windows 桌面端市場,而非現在的景氣擴張期,那麼基於企業、公司提高獲利的義務,仍然有可能「為惡」。
Google 是一間公司,而不是公益團體。相關例子可以參考Mozilla 公司的作為,例如以下這篇的描述
Mozilla® 越來越邪惡了?
http://tetralet.luna.com.tw/index.p...
八、
我覺得有兩段話說的很好
「世上所有事情都是合理的,但不一定是道德的。」
「經濟學上,透過法律、政治或契約協議手段,犧牲多數人的小利益,以嘉惠少數人,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由此觀版權軟體公司被唾棄的作為,不正是如此?
微軟的各種作為,例如不支持網頁標準的舊IE、搭售行為、WGA&OGA、讓OOXML成為ISO國際標準、...等,是否符合自由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是
微軟的作為是否道德?見仁見智,但從高居「邪惡公司」這個字串的搜尋結果榜首,可見大眾對微軟的觀感。
九、
我不清楚技術細節,不過如果使用者能容忍讓網路公司「辨識」自己的機器,那是不是也能容忍微軟WGA 侵犯隱私作為?因為WGA 對隱私的侵犯,主要是紀錄下列資訊(大多是硬體資訊)並定期傳送至微軟。
* Computer make and model
* BIOS checksum.
* MAC address.
* A unique number assigned to your computer by the tools (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 or GUID)
* Hard drive serial number.
* Region and language settings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 Operating system version.
* PC BIOS information (make, version, date).
* PC manufacturer.
* User locale setting.
* Validation and installation results.
* Windows or Office product key.
* Windows XP product ID.
資量來自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ndow...
十、
轉貼一則消息
專家:政策決定雲端運算的成敗
http://www.zdnet.com.tw/news/web/0,...
以下轉貼我感興趣的內容
-------------------------------------------------------------
...政府可在隱私保護和資料存取等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Rayport說:「諷刺的是,一旦你的資料放在雲端,你的隱私權就起變化了。這是個問題。這些其實是政策問題,若是不解決,我們的雲端運算業就不會有強大的基礎。」
另一方面,與會的專家表示,錯誤的決策,例如制定像「愛國者法案」(Patriot Act)這類的立法規範,可能有損美國在技術方面的支配地位。 ...
----------------------------------------------------------------
這則消息,點明了企業對雲端運算的隱私、安全疑慮,尤其是來自政府的威脅。
註 : 愛國者法案,是以反恐為目的,擴張美國警察機關權限的法案,例如搜索電話、電子郵件通訊、醫療、財務和其他種類的記錄,...等。請參考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
十一、
關於網路應用的,我提供元毓先生其中一篇討論文章的連結供參考
廣告與反廣告的戰備競爭(下)
http://yuyulaw.info/wordpress/%E5%9...
十二、
法律分析不是我擅長的部分,我會慢慢來研究。
十三、
關於快速開機的需要,有其他選項能局部滿足,就是休眠和睡眠功能。
休眠功能是將當下的記憶體內容、系統狀態全部存入硬碟,然後切斷電源。
睡眠功能是進入低電源狀態,關閉大部分的硬體,記憶體內容、系統狀態儲於記憶體。經過一段閒置時間,再切換為休眠。
現在新的桌面端作業系統,如Win 、Mac OSX ,都傾向於睡眠,或休眠,而非關機,因為這樣能很快地讓系統進入節電狀態,且能夠迅速地回復至可用。
也許減少冷開機、關機的使用,多使用休眠、睡眠功能,是快速開機的合理替代選項。畢竟桌面端GUI 介面作業系統經多代發展,穩定性愈來愈高,足敷較長時間不Reset (重開機)的使用。
xPUD - 輕巧快速的 Linux
http://xpud.org/index.zh.html
xPUD 是一套快速開機的迷你 Linux,內建網路瀏覽器、影音播放軟體和簡單易用的圖形介面。目標正是「傻瓜 Linux」。:-)
BR,
penk
This post's comment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