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
「教學品保量化指標」 騙局 一文並且分享給校內一些同事之後,
獲邀在資訊學院分享我對教學品保的看法。 在準備講稿 「教學品保 或是 邁入廿一紀?」
的過程當中, 突然領悟到: 在現今的教育政策與思維底下,
學校被視為工廠、 學生被期待成為整齊畫一的產品、
而老師就應該乖乖地被馴化成為一位 「教育生產線作業員」。
正好這幾天又看到很多關於大學與中學教師評鑑的新聞。
本來想寫一篇談評鑑; 但搜尋 「school as factory」 之後,
發現太多文章以及更底層的問題。 (相信 「education as assembly line」
以及其他組合還可以找到更多相關文章。) 沒有力氣寫評論, 只能簡要結論:
教學品保、 過度的教師評鑑、
美國 NCLB 法案造成教師作弊醜聞、 ... 這些都只是病癥。 何不針對病灶來動搖國本,
把整個教育體系連根拔起? 我知道這句話聽起來跟 Steve Jobs 所說的
「把宇宙撞出一個凹洞」 一樣不知天高地厚。
不過我敢打賭 (給我十七年, 最晚 2030 年, 轉變的態勢一定會很明顯):
英美西方式界的教育體系即將全盤改頭換面; 我們當然也會跟進,
這其實也並不是你我能不能辦得到的問題, 而是遲早的事。
所以花了一個週末建立 教育典範轉移 這個 wiki 網站,
邀請關心教育的朋友們一起來翻譯一些文章。
等主流教育體系及主流媒體注意到這個趨勢時, 至少大家可以有較多的中文參考資料。
在那之前, 這個網站也將可以成為關心教育朋友們的後援、 將有助於產生更多中文論述。
翻譯一整篇文章不嫌多; 翻譯一句話不嫌少, 請大家抽空熱血幫忙吧!
我已起個頭, 翻了 Ken Robinson 演講 「改變教育典範」 的一小段。
* * * * *
手邊沒電腦; 口頭推薦本文嗎? 可以請您的朋友搜尋 「教育典範轉移 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