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社會錯把 「數字績效卓越」 拿來當做 「教學成效卓越」 的最重要, 甚至是唯一指標。 教育界圈內圈外有很多人相信: 大學各種管理數字績效漂亮, 就代表大學的課堂教學成效優異。 但其實這兩個目標不僅不必然正相關, 有時甚至還會互相衝突。 一所大學真心重視的到底是教學成效還是數字績效? 從它的行政文化 -- 行政人員處理事情的一些案例 -- 裡面可以觀察得出來。
比方說, 一所大學向教育部申請的教學卓越計畫裡面, 全校 n 個學院各要有一門課 「邀請許多校外講者至課堂演講」。 其中的 「講師交通費」 應該如何編列? 如果核定的經費不夠用, 應該如何處理?
重視的若是教學成效, 那麼就應該請各院預計授課的老師參與撰寫計畫、 編預算。 或至少徵詢授課老師的意見: 一學期需要邀請幾位講者? 其中有幾位來自外縣市? 需要多少交通費? 事實上應該更退一步: 到底全校有哪些老師想開這類型的課, 應該先調查一下, 而不是直接死板板地決定每個學院恰恰有一門這類型的課。 另一方面, 重視的若是數字績效, 那麼就應該找最會寫大型計畫案、 最能編出高金額預算的老師來寫計畫; 至於真正執行、 授課的教師要不要參加、 甚至需不需要知道, 都無關宏旨。
計畫通過以後, 重視的若是教學成效, 就應該把教育部已核定的可用交通總預算 b 事先告訴授課老師, 請各院老師們協調 ( 雲端文書 是很好的協調工具) 讓老師可以根據預算決定要邀請哪些講者 (以免交通費超出預算)。 另一方面, 重視的若是數字績效, 那麼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把預算除一除, 算出每門課能用多少交通費 c = b/n, 規定每個學院的這門課必須 (不多也不少地) 正好花完 c 元。 又應該去找 「執行率最高」 的老師來授課 -- 最能夠邀請到足夠人數的講者、 最能夠恰好花完 c 元。
萬一不知為什麼, 授課老師已經邀請好校外講者之後, 才被告知交通預算只有 c 元 -- 超過實際需要的交通經費。 重視的若是教學成效, 應該動支大學自身的經費來補足差額, 讓老師執行起來比較順暢。 同時也應把這樣的經驗記下來, 明年不犯相同的錯誤。 重視的若是數字績效, 那麼當然就不要動支大學自身的經費, 以免破壞其他面向的數字績效。
假設已經決定不要動支大學自身的經費。 如果還有那麼一點點在意教學成效, 就應該協調各院截長補短, 打破 「每院 c 元」 的限制, 讓計畫勉強可以執行完成。 這時授課老師就必須向每位講者解釋、 道歉為何交通經費要打折扣補貼, 或是必須向其中幾位遠道的講者解釋、 道歉為何突然取消邀請。 一所大學, 其高層如果真正在意教學成效 (跟學校形象), 是不會讓自己走到這個地步的; 但是如果高層在意的並不是教學成效, 那麼這已經是基層行政人院就其業務範圍與權限之內所能做到的 「配合教學需求」 的最大努力。 至於完全重視數字績效的大學, 則應該嚴格要求授課教師完全配合行政部門, 恰恰好用完 c 元的交通經費。 找一些 「教師績效數字指標」 來懲罰那些意見很多、 不配合校方政策、 降低校方行政績效的教師, 這不正是 「數字績校卓越大學」 最擅長的事嗎? 徹底追求數字績效卓越的大學, 還可以更進一步要求教師配合年度會計結算, 在指定日期之前完成所有邀請。 至於這對課程設計會造成什麼影響, 從行政管理的角度來看, 並沒有討論的必要。
我很慶幸敝校並不是完全重視、 徹底追求數字績效卓越的大學; 我們學校面對這個問題, 所採取的是上述某種程度的折衷方案。 貴校呢? 您有沒有類似的 「教學成效」 與 「數字績效」 互相衝突的經驗, 讓您同情基層行政人員難為的場合呢? 請用相同的標題把您的經驗寫成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並且在此留下大作的標題與網址。 (and 摘要?) 然後我們請各大學的校長搜尋這個標題, 也許將會有更多大學校長同意 「數字績效」 並不等於 「教學成效」, 也許將會有更多大學校長終於看見今日學術界 「鄭人置履, 寧信度, 無自信也」 的可笑現象。
* * * * *
手邊沒電腦; 口頭推薦本文嗎? 可以請您的朋友搜尋 「數字績效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