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社論壇:到底要拿巨型數位平台怎麼辦?
以下為社會運動者洪朝貴 (資訊人權貴) 的意見
-
The Attention Economy - Michael Goldhaber ;
不同專業人士的共同結論
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你在臉書上的貼文被轉貼時,
你會告網友侵權, 或是會很開心地感謝他?
「智財權」 是網路發達之前, 「資訊稀有年代」 的想法;
「注意力經濟」 才是符合網路
「資訊爆炸、 注意力稀有」 現實的新經濟模式。
-
| | 商業力量驅動的媒體 | : | 公共媒體
|
| ~ | 傳統期刊 | : | 開放期刊
|
| ~ | 專屬軟體 | : | 自由軟體
|
==> 公共廣電、 政府出資的研究應以公開為原則、 PMPC (public money, public code)
-
網路時光機 ; 但是臉書不讓它備份 ==>
22 世紀的歷史學家如何研究我們這個年代的對話?
你我可以做什麼?
不要讓臉書鎖住你的數位回憶 (又, 請搜尋
「台社論壇 到底要拿巨型數位平台怎麼辦」)
- 去中心化的重要性、 可行性:
借鑑歷史: IE-only 的網頁、 「我不用 doc」
你的手機是什麼廠牌? 你的電信業者是誰?
跟你的朋友的不一樣; 但為什麼你們可以通話?
同樣地, 不同網站註冊的 e-mail 也可以互通。
我們需要回到這種 「去中心化」 的世界。
==> 請選擇 federated 類型的平台
- 但是注意力 「經濟」 的競爭不僅只在商場:
新的戰場: 人的大腦 ==> 帶風向、 認知戰,
例: 收購遊戲廠商
不只可以蒐集個資, 也可以發揮政治影響力
- 軟體太強大了, 不能只被視為商品或工具!
Is Software Property? The Missing Half of the Property Metaphor
and Other Better Alternatives、
瞎子摸象示意圖
- 通識很重要: 媒體識讀、 公民新聞、 自由軟體、 開放街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