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 圖/文/聲的創作共享
- 知性類: Wikipedia,
Tree of Life, Gutenberg (含
有聲書 和
樂譜), OpenMedSpel,
...
- 工具類: Open Clip
Art, 自由軟體基金會,
...
- 消遣類:
Jamendo 音樂分享, YouTube,
google video (含教育短片),
AnimeMusicVideos,
Freesound
(含鳥聲)
- 搜尋方法一: 例如要找音樂, 可用 "creative commons music"
但比較不精準
- 搜尋方法二: cc 搜尋引擎:
google advanced search 的 "user rights" 欄位,
或 yahoo
Creative Commons Search
- 最簡單: 直接前往
Creative Commons 的搜尋首頁
例: 創意與點子共創共享
- WhyNot.net :
有等級的煞車燈, 客機售空照, 電梯的解除鈕, ...
- Halfbakery :
警報密碼, 可固化液態路障, ...
- global:ideas:bank : fruit
tree planting foundation, 種樹比賽, ...
- ShouldExist :
(老祖宗, 已關站)
- idea a day:
終生地址, 負分投票, 掃描點字機,
- OpenIdeo:
共同設計, 解決世界的問題
例: 教育軟體共創共享
- 數學: drgeo, gnuplot, octave, maxima, ...
- 自然: kalzium, ghemical, celestia, ...
- 美術音樂: inkscape, rosegarden, ...
- 幼教: gcompris, tuxpaint, tuxmath, ...
- 建議下載 OSSACC 的
ezgo 6 或花蓮縣網的 otg
linux 或 OFSET 的 freeduc-science
- One Laptop Per Child:
商業機會還是教育機會?
請用軟體名稱加 "講義" 或 "tutorial" 搜尋; 或用專屬軟體名稱加
open source 搜尋
MS Office vs 學科教育: 何者重要?
網路如何異於廣播媒體?
- 人人可發表
(作品/意見) -- It's a read-write web!
- 資訊多樣性
- 無國界
- 衍生著作 (derivative work/remix/kuso) 的可能性及需求大增
- 資訊爆炸; 稀有的不是資訊, 是注意力
共創
- 上傳/留言/...即便僅僅是記錄書籤/投票/填 tags/點閱, 像是
黑米 與 funp 或是搜尋時選取連結,
隨時都在共創
- Lawrence Lessig: The
Read-Write Internet 網路不僅可讀, 還是可寫的!
- "prosumer":
producer + consumer; 群眾參與創作; 三個臭皮匠的力量;
警廣交通網就是 Web 2.0
- Pro-Am
- Blog: 從「讀者留言」到 We, the Media" 與 Global Voices
Online
- 智慧財產權觀念, 與此格格不入
- Folksonomy: 阿飄, 阿宅, 鄉民, 踹共, 冏rz, XD, (注音文), ...
- Participation/Wikis//Recommendation/Remix/Derivative
Work
長尾現象 & 藍海策略
- 長尾現象 (The Long
Tail)
- 許多群小眾; 聚沙成塔 (但必須能透過網路匯聚人氣的事物,
才容易享受到聚沙成塔的效果)
- 藍海策略: "to boldly go where no one has gone before"
(經濟規模太小, 網路時代之前不符成本的市場)
資訊渴望自由
- 網路終極特性: 複製零成本
- 有益社會的資訊: 自由軟體, 維基百科, google 地圖...
- 傷害社會的資訊: 隱私外洩, 色情, 製毒方法, ...
- 非法的資訊: 盜版音樂, 盜版軟體, ...
- 公民新聞 (citizen journalism):
[政府/企業/...的] 黑箱, 輿論, ...
- 有趣及惹人厭的資訊: 笑話, 垃圾信, ...
Information wants to be free. -- Stewart Brand.
不只是理論, 是很現實的商業模式
- 請列舉一些最成功的網路公司。 它們免費提供什麼? 它們販賣什麼? 那也就是業主花錢在買潛在客戶的什麼?
- 微軟
違背網路時代的經濟學, 選擇
與網路為敵, 至少有四處受到網路的挑戰:
盜版、 自由軟體、 反盜版宣傳、 傷害消費者的密謀被揭發。
- 微軟仍舊幻想 「資訊」
(軟體/圖/文/影/音/...) 是稀有財, 所以
正在潰堤
- MPAA, RIAA 有類似的問題
智慧不是財產
- 成功的使用心態: 不要重新發明輪子 (站在巨人或一群人肩膀上),
我的問題別人也遇過, 發問/討論/合作,
排列組合東拼西湊
- 成功的創作心態: 好東西和全世界分享, 拔一毛利天下,
計天下利求萬世名, 地方分權
- 「智慧」 是履歷 是招牌 是宣傳車 是海報 是看板
而不是「財產」
- 阻礙新思維的魔咒: 不合時宜的 「智慧財產」 觀念, 中央集權;
我們需要 更全面, 更符合社會正義與善良風俗,
更貼近網路趨勢的智慧財產權宣導
結論
-
Web 2.0:
具體的軟硬體版本? 錯! 而是網路發達後,
應運而生的社會現象
- 「資訊自由化」 「公民參與」 「溝通」 是最重要的幾個元素;
「結構鬆散」 「挑戰既有的強大勢力」 是最顯著的爭議點
- 分類 vs 標籤雲 (tag clouds): 組織 vs 參與; 效率 vs
民主
- Web 2.0 現象所帶來的最大恩賜是民主化/分權化/公平化,
而不是經濟成長
- 以共創共享/社會正義的角度, 而非財產/經濟的角度看,
才容易理解 web 2.0 現象, 掌握到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