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尾有充足的提示。 必須將正確答案完整抄寫, 該題才有滿分。 答案請另外寫在答案紙上, 或在正面或背面一片空白處按照 A,B,C,... 的順序作答; 寫在題目旁邊的答案不計分。 姓名學號如果寫在 答案那一面 的 右下角, 可以多得 3 分。)
光鮮亮麗的電子產品背後, 有著一些不太光采的故事。 非洲剛果生產 (A) 內含 Niobium 與 Tantalum 兩種貴金屬, 都是電子產品所需使用的原料。 在產地, 軍閥以暴力奴役居民 -- 包含兒童 -- 採礦。 美國國會通過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要求電子大廠應盡力檢視供應鏈, 盡量向正常、 人道的來源採購礦產, 而不要購買到來自剛果這類型的 (通稱為) (B)。
在生產線上, 電子產業發生過許多原可避免的重大工安及污染事件。 蘋果的生產線上, 有勝華科技正己烷事件、 富士康十二連跳事件、 富士康成都與上海鋁粉塵塵爆事件等等。 但是, 把工人個人的跳樓行為歸罪於工廠管理、 把上游生產線的事件歸罪於蘋果電腦, 公平嗎? 中國記者曾航撰寫 (C) 一書, 深入當地採訪員工, 顯示蘋果電腦對生產線的控制極為嚴謹, 確實有能力也有機會事先避免悲劇發生; 但很遺憾地, 他們卻對勞工權益團體所提出的事前工安警告置之不理。
許多廠商在設計產品時, 動了一些手腳, 讓產品更快被汰換, 以便刺激 (原本不必要的) 消費。 從工程的角度來看, 產品的設計應符合 (D) 的原則, 也就是零件壞了只需要更換零件 (例如主機板上的記憶體、 外接的 usb 滑鼠鍵盤等等) 而不需要更換整部電腦。 這不僅可以幫消費者省錢, 也比較環保。 但對廠商而言, 這樣做比較沒有賺頭。 所以很多 (特別是具有壟斷地位或擁有品牌忠誠顧客的) 電子大廠會故意讓自己的產品與其他公司的產品不相容, 甚至讓自己的新舊產品不相容, 藉以強迫舊客戶丟棄尚可使用的舊產品、 升級至新產品, 這種商業策略稱為 (E)。
微軟推出 windows 8 時, 要求硬體廠商必須支援 (F) -- 也就是 BIOS 的進化版。 在 (F) 裡面有一個 (G) 機制, 表面上說是要保護電腦的安全, 但其實是禁止 「未經認證的作業系統」 開機。 微軟的 windows 即使內含 NSA 後門 (Dual EC DRBG) 當然也一定會通過硬體廠商認證; 另一方面, 絕大多數沒有商業公司支持的各家 linux (各種的 (H)) 卻無法得到認證。 即使用戶自行編譯、 很確認完全安全的版本, 也將不被允許拿來開機。 這有利於微軟保持壟斷地位, 卻會讓機器的可用壽命減短 (正常生命週期結束時, 無法改灌自由軟體移作他用)。 硬體廠商當然也樂意配合 -- 舊的電腦早日進入電腦墳場, 新的電腦才賣得出去, 也就是上述 (E) 策略的典型範例。
電子產品在表面上的生命週期結束之後, 被送到中國貴嶼之類的全球經濟弱勢的地區進行 「回收」, 萃取其中的貴重金屬。 工人經常在沒有保護的環境下工作, 萃取過程當中吸入有毒氣體, 其居住環境也被污染。
理論上, 企業應該要建構安全的工作環境, 並且為其產品建立安全的回收機制。 但是這些都需要額外的資金, 卻很難因此而提升產品的銷售量或利潤。 當社會不懂得要求企業對於其產品全程負責時, 很多企業很自然地把 「工人健康」、 「環境傷害」 等等問題排除在企業經營的考量之外, 造成了 (I) 的現象 -- 也就是企業賣產品賺錢, 社會成本卻由大眾承擔。
對於這些問題, 政府不見得都能主持公道。 有些時候, 政府甚至會跟企業站在同一陣線誤導民眾。 臺灣先前推動電子書包, 由 (J) (政府部會) 主導, 幾乎完全採取賣方觀點、 欠缺買方觀點。 科羅拉多大學所開發的軟體 (K) 讓學生可以透過互動網頁學習物理化學, 其正體中文翻譯是所有翻譯語言當中最完整的; MIT 所開發、 用於 OLPC 的 軟體 (L) 讓學生可以用拉積木的方式寫程式。 兩者在臺灣的中小學都有廣大的使用族群; 兩者在 iPad 上都無法使用, 但政府卻一度意欲推動以蘋果電腦的 iPad 作為電子書包, 而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電子書包推動論述也環繞著 「產值」 而非 「教育」。
事實上, 存在著許多低成本高價值的自由軟體替代方案, 但因為背後欠缺強大的商業力量而被主流教育體系所忽略。 在 1970 年代, 程式碼本來就是自由分享的; 但到了 1980 年代, 軟體開發界的風氣逐漸走向封閉。 在 MIT 工作的程式高手 (M) 不認同這種轉變, 於是在 1984 年創立自由軟體基金會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及革奴計畫 (GNU Project), 開始撰寫自由軟體分享給大眾使用。 他強調自由軟體的目的是賦予使用者及程式設計師 (N)、 (O)、 (P)、 (Q) 這四大自由; 至於軟體是否收錢, 則不是自由軟體運動所關心的重點。 (所以請不要叫它 「免費軟體運動」。)
1991 年時,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生 (R) 自行開發一個作業系統, 並且以自由軟體的方式釋出, 跟 GNU 計畫的產出結合, 最後成為今日的 GNU/Linux 作業系統。 在 GNU/Linux 上面, 不僅有豐富的數/理/化/天文/電子電路等等教育軟體, 既沒有授權費門檻, 又有好用的軟體, 那麼為什麼多數民眾不知道它的存在呢? 這是電腦界的公開陰謀。 照理來講, 電腦開機時, BIOS 會先取得控制權, 讓用戶選擇要從哪個裝置開機, 然後比方說用戶選擇從硬碟開機, 控制權便會落到硬碟的 (S) (部位) 上面的 (T) (某類軟體) 手上。 (T) 會印出一個選單, 讓用戶選擇要進入哪一個作業系統。 GNU/Linux 可以從硬碟的任何一個分割開機 (windows 必須從主分割區)、 可以從光碟機、 隨身碟、 網路線開機。 但是這些豐富的開機選項可能性, 大部分時候都被藏在嚇人的按鍵與選單背後。 到了 windows 8, 甚至被 (F) 的 (G) 機制給封鎖住。 於是 GNU/Linux 不但無法預裝在出廠電腦上, 甚至連用戶自己想用隨身碟開機都有困難。
因為有些事情, 對社會大眾有幫助, 但賺的錢不多, 在今天的社會裡不僅無法獲得關注, 有時甚至會被打壓。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 MIT 媒體實驗室主任 (U) 教授要推動 OLPC 計畫, 逃脫 「高檔/快速/大容量」 的傳統商業思考, 轉而向 「平價/耐摔/教育」 的面向尋求創新。
所以, 以後看到好用的軟體時, 請不要只會搜尋 「破解」、 「金鑰」。 請改以軟體名稱跟 (V) 下去搜尋類似功能的合法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