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尾有充足的提示。 必須將正確答案完整抄寫, 該題才有滿分。 答案請另外寫在答案紙上, 或在正面或背面一片空白處按照 A,B,C,... 的順序作答; 寫在題目旁邊的答案不計分。 姓名/學號/答案請放在同一面。)
曾任 Wired 雜誌主編的網路現象專家 (A) 在 2004 年提出長尾理論 The Long Tail, 後來出書並有中譯版 「長尾理論--打破80/20法則的新經濟學」。
選一個市場 -- 比方說書籍好了 -- 把所有產品按照熱門程度排名, 由左而右一字排開。 以排名為橫軸, 以熱門程度為縱軸, 那麼會畫出一條左高右低的曲線。 在廿世紀時,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左側的短頭 (B) 而忽略右側的長尾 (C), 因為在有限的貨架空間限制之下, 左側的商品可以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
但是資訊科技的進步以及網路的出現, 讓長尾的重要性提升。 第一個現象是: 文書軟體、 相機、 影像處理軟體、 影片剪輯軟體、 ... 等等工具人人可以取得, 這是 (D) 的力量, 造成人人都可以生產文字、 圖片、 影片、 音樂、 ... 等等數位內容。 也就是說, 數位內容市場上的產品急速爆增, 造成尾巴越來越長。 (出現許多小眾產品)。 第二個現象是: 免費的部落格、 網路相簿、 影片上傳空間、 ... 等等網站的出現, 讓創作者的作品可以用趨近於零的成本傳送到全球任何閱聽者的手上, 這是 (E) 的力量。 當作品的擴散不再受限於地域範圍 (城市、 甚至國家), 尾部作品也就比廿世紀時的類似作品更有機會獲得更多的目光關注。 但是 「理論上」 可以跨越地域範圍免費傳送作品, 並不表示真的就會有人來閱聽。 諸如搜尋引擎、 社交軟體轉貼按讚、 相關文章/影片/音樂推薦、 ... 等等機制的出現, 讓大眾把注意力從 「市場導向、 廠商餵養」 的短頭作品 (暢銷書、 熱門影片/音樂、 ...) 移向自己更有興趣 (半) 主動取得的長尾小眾作品, 而使得全球整體閱聽流量重心從短頭移向長尾, 這是長尾現象的第三個驅動力: (F)。
(A) 還觀察到: 網路時代, 創作者與閱聽者之間的界線不再那麼明顯 -- 每一位閱聽者也都有可能成為創作者。 這些人被稱為 (G)。 例如 kuso 賽德克巴來的電影海報、 幫希特勒影片配字幕、 布希與布萊爾對唱情歌的對嘴影片、 ... 等等, 都是由閱聽者對原始作品加工改作而成, 這些加工者都是 (G)。 又例如製作巫妖電視王、 部落大聯盟、 波瓜不重練等等影片的 (H) (團體名), 從魔獸世界線上遊戲的角度來看, 他們是閱聽者; 但是從成果影片的角度來看, 他們又是創作者。 這類 「用 game 所拍出來的影片」 統稱為 (I), 其創作都具有 「閱聽者成為創作者」 的特性。 這同時也模糊了 「專家 vs 業餘人士」 之間的界線 -- 像是參與辨識火星坑洞或編輯維基百科的人士當中, 可以說有許多人都成了半業餘半專家的 (J)。
但是長尾市場上的這些作品, 幾乎都難有任何金錢回饋, 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願意參與創作呢? (A) 認為: 在市場的尾部, 創作的動機不再是金錢, 而是為了名聲; 他把這個現象稱為 (K)。 其他人從不同的角度出發, 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 臺裔法學教授 Tim Wu (吳修銘) 寫了一篇文章 "Leggo My Ego", 指出網路造就了 (L) -- 大家都想出名的現象。 開放原始碼人士 Eric Raymond 在他的文章 "Homesteading the Noosphere" 裡面, 解釋自由軟體作者分享自身作品的動機, 並把這種現象稱為 (M)。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Herbert Simon 說過: 「資訊爆炸年代, 稀有的當然不是資訊; 那是什麼呢? 當然是資訊所 『消耗』 的東西, 也就是...」 網路作家 Michael Goldhaber 進一步撰文解釋為何 (N) 是網路時代最自然的經濟模式。
在這樣這種 「大家競相搶目光、 搶點閱率」 的氛圍之下, 傳統的 (O) 宣傳行銷模式 -- 由發訊息的一方主動透過 mailing list 送出訊息 -- 其效果將越來越差; 而新的 (P) 宣傳行銷模式 -- 由收訊息的一方主動透過訂閱 rss、 追蹤部落格/twitter/噗浪/臉書/g+/... -- 其重要性將越來越提高。
當我們的社會由傳統的貨幣經濟轉而走向 (N) 時, 新舊 "貨幣" 之間的交換也將日趨明顯。 一方面, 抓住網路脈動的公司 -- 例如 google -- 不把智慧與資訊當作財產來保護, 而是相反地大量分享資訊、 吸引目光、 匯聚人氣, 再把點閱率當做商品賣出去, 也就是廣告的商業模式。 Facebook 的商業模式也類似, 但它更利害的是: (除了軟體平臺之外的) 資訊的產生甚至不需要它自己出力, 而是由用戶自願地免費提供。 另一個方向, 則是砸錢採購目光或點閱率: 在媒體界被暱稱為 (Q) 的現象, 就是指政黨/財團/大學付錢給媒體, 播出一些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新聞, 但骨子裡其實是廣告」 的訊息。 還有一個類似的現象是 (R): 花錢請群眾出席某些場合協助造勢, 假裝成彷彿是自發性的草根運動。
從媒體/文宣/行銷的角度來觀察網路所造成的影響, 會發現: 一旦移除付費門檻, 資訊複製成本都降為零的情況下, 決定一條資訊是否會被大量傳遞的重要因素是: 它能否激發閱聽者的情緒。 能夠使人感到實用、 好笑、 訝異、 忿怒、 ... 等等的資訊, 其傳導度也相對較高。 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 企圖在網路上封鎖資訊的行為, 往往越是引發網友的瘋狂轉貼。 從 「09 F9」 到 「江國慶 封口」 許多事件一再地呈現了 「欲蓋彌彰」 的 (S) (一種網路現象)。
網路成長、 資訊爆炸、 長尾現象這些現象固然為人類社會帶來許多新的希望, 但另一方面會否也帶來人性的改變? 心理學家 (T) 撰寫 「Alone Together」 一書, 也在 TED 給了同名的演講。 作者觀察到: 資訊的爆炸, 降低了人們的注意力長度 (attention span)、 又促使人躲在手機或電腦背後溝通。 父母子女朋友之間的關係, 受到電腦手機的挑戰 -- 親人/朋友的手機, 成為你的競爭對手, 因為手機和你都在爭取親人/朋友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