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尾有充足的提示。 必須將正確答案完整抄寫, 該題才有滿分。 答案請另外寫在答案紙上, 或在正面或背面一片空白處按照 A,B,C,... 的順序作答; 寫在題目旁邊的答案不計分。 姓名/學號/答案請放在同一面。)
UEFI 據稱是即將取代 BIOS 的新技術, 讓電腦開機過程更加現代化。 但其中的 (A) 功能引起爭議: 只有經過硬體廠商簽章的作業系統才被允許拿來啟動電腦硬體。 Intel 及微軟聲稱這個功能可以避免不明的程式啟動你的電腦; 但從消費者的觀點來看, 這其實是開機自主權被軟硬體大廠給剝奪。 這是所謂的 「信任運算」 (Trusted Computing) 機制的一部分; 但自由軟體基金會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指出一個重點: 這樣的電腦, 其服務的對象並不是消費者, 而是軟硬體大廠, 所以 FSF 稱之為 Treacherous Computing。 不論它叫做什麼名字, 有一件事是確定的: 那些 「禁止用戶關閉 (A) 功能」 的腦, 未來報廢時, 將無法安裝 linux 作業系統, 也因而必須提早進入電子廢棄物墳場 -- 例如廣東的 (B) -- 提早傷害環境。
撇開微軟監控你我電腦的陰謀論不談, 光是從硬體的角度來看, 這已經對社會產生很大的傷害。 諸如這類 「為丟棄而設計」 (designed for dump) 的行為, 聽起來很瘋狂, 但如果你從賣方的角度來看, 這其實是非常有道理的行為: 這樣才可以多賣出一些產品。 資訊產業早就有人注意到廠商這種行為, 並稱之為 「規畫中的過時效應」 planned obsolescence。 微軟 Office 刻意製造格式新舊不相容的現象, 強迫消費者升級, 也是這個道理。 更廣泛地說, 某些大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 可能會做一件事: (C), 也就是說, 把某些難以量化、 法律所忽略的成本轉嫁給社會。 例如生產線上工人的身心傷害、 工廠排放的廢氣與廢水、 垃圾... 等等都是社會大眾可能會免費幫大企業承受成本的例子。 現在開始出現一種呼聲, 要求大企業出面吃下這些成本, 這個概念稱為 (D) -- 例如大企業應該負責自身產品的回收。
回到 UEFI 電腦的問題, 消費者也可以協助電子垃圾 (e-waste) 減量。 不論你自己是否打算使用 Linux, 買電腦之前用小眾版本 (不太可能被廠商認證過的版本) 開機隨身碟測試, 可以確保你的電腦未來退休後志工可以安裝當時最新版的合法軟體, 拿去幫助弱勢。 事實上許多教育相關的電腦計畫, 採用的都是 linux 及其上的豐富教育軟體。 在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 (MIT Media Lab) 的 Nicholas Negroponte 教授啟動了 (E) 計畫, 希望把輕薄/便宜/耐摔/可手搖發電的小筆電帶給全世界落後地區的小朋友, 讓他們自主學習。 這個計畫所用的環境 Sugar, 也是建立在 linux 作業系統之上。 在臺灣, 教育部委託軟體自由協會所製作的 (F) 光碟, 也是從最熱門的 linux 發行版本修改過來的。
這些重要、 有意義、 友善消費者、 友善地球的計畫, 其實很值得大眾認識; 但因為背後欠缺強大的商業力量推動, 所以在媒體上曝光率不足。 懂不懂得善用網路變成了這個年代決定一個人視野是否廣闊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軟體為例, 懂得搜尋的人, 往往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合法、 免費、 尊重使用者自主權的替代軟體。 聽說 Adobe 的美工向量繪圖軟體很好用, 想找比較便宜或甚至是免費的替代品嗎? 用 "illustrator (G)" 搜尋, 就會發現 inkscape。 同樣地, 其他軟體也可加上這個重要的關鍵詞搜尋。
網路也是未來的歷史學家尋找資料的好地方。 (H) 或稱為 (I) 是一個類似 「網路歷史博物館」 的地方, 它送出的機器人程式在網路上到處爬並且備份最近更動過的頁面。 所以凡是遇到 「404 找不到網頁頁」 之類的訊息, 都可以來這裡試試運氣尋找庫存的歷史頁面。